生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
是著名的厨房三宝之一
无论是当做调味料还是熬汤
总能看见它出现在各式各样的菜肴里
有一些关于生姜的老说法
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
还有“晚上吃姜胜似砒霜”
一块小小的生姜
怎么会这么神奇呢?
晚上吃生姜胜似砒霜?
这个真没有科学研究支持。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可能是由于生姜中有一种叫姜辣素的成分,它对人的心脏和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如果睡前吃得过多,会使人精神略感兴奋,容易影响睡眠。但显然,没有人会没事吃那么多生姜。
而且生姜富含精油、油脂、戊聚糖、纤维素、蛋白质等,还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很多食物都有,无论是在早上吃还是晚上吃,都一样。
所以晚上吃生姜与砒霜没什么关系。只要正常当配菜吃,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
生姜防脱发?
头发是个好东西,对现代成年人来说简直成了奢侈品。所以很多人将目光投向食补,听说生姜防脱发,有猛吃生姜的,还有用生姜猛擦头皮的……
但其实,没有相关研究支持生姜及其成分能预防脱发。
不过大量实验证明,生姜中的有效成分有消炎、抗菌和杀虫的作用,如8-姜酚就具有杀菌的功效,通过减慢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从而达到抗菌消炎的效果。
所以,虽然生姜与脱发的关系尚不清晰,但是它的这一功效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头皮发痒和头皮屑过多的问题,并已有研究证实一定比例的新鲜生姜汁可以缓解头皮发痒问题。
生姜止吐?
生姜虽然不一定防脱发,但有一个好处你万万想不到,就是止吐。
研究发现,与人类呕吐相关的一个主要物质是5-HT3,它是呕吐反应的重要传送物质。
体内的自由基可促使5-HT3递质的释放,而生姜恰具有抗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起到止吐的作用。
另一方面,生姜刺激胃黏膜后,合成和释放具有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胃蛋白酶,进而起到调整胃肠机能的作用;
且生姜还可抑制消化道(包括胆囊)平滑肌运动以此来抑制胃动过速,从而达到止吐效果。
所以,晕车晕船只要不嫌味儿大,可以吃点生姜。
发芽的生姜能不能吃?
听说发芽的生姜有毒不能吃?
由于生姜发芽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使得发芽的生姜中姜油酮、姜油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大大损失,影响生姜的质量。但没有科学数据表明发芽生姜有毒有害。
生姜可以去湿毒?
01生姜+茶姜茶是用茶叶少许,生姜几片去皮水煎,饭后饮服。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有奇效。
姜茶其实也是外国人非常喜欢的饮料,他们的做法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只要泡茶的时候放上一节鲜姜,然后加糖焖上十多分钟,就做好了。
02姜+红糖姜糖一般是用姜和红糖熬制而成,甜中带辣。有祛湿去寒的功效,非常适合在潮湿的气候食用。
03姜+牛油果姜可以和许多水果蔬菜搭配榨汁。姜和牛油果都是含有抗老成分的食材,依照自己喜欢的口感比例搭配即可。
04姜汁撞奶姜撞奶是番禺最负盛名的传统小食,又称“姜汁奶”或“姜埋奶”,有百多年历史,驰名省港澳。
姜撞奶状似豆腐花,也与蒸水蛋有几分相似,但比前两者都要香甜爽滑,其口味甘香微辛,能调胃、驱寒、养颜。当地人说,来番禺不吃上一碗姜撞奶,就算白来了。
//////////
吃了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
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
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
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
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吃用生姜祛病保健有很多种方法
一起来看看吧!
生姜有多少种用法?
生姜甘辛而温,具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之功效,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兴奋肠胃,帮助消化。
受凉感冒:用生姜3~4片加半勺红糖煮水喝,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姜3~4片、大蒜7~8瓣加红糖半勺一起煮,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发热:在生姜、红糖水中再加入大葱1根,一次2~3次。
吃过食物后腹胀:可直接口含生姜片,或喝生姜水,一会儿就能缓解。
受凉引起腹泻:用烧开的生姜水冲鸡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泻停止后再喝一天,以巩固疗效,暖胃肠。
咽喉肿痛:在热姜水中加入少许的食盐,当茶饮用。
孕期呕吐:经常口含一片生姜就能治疗和预防。
小儿吐奶:用1~2片生姜煮水喝后再喂奶。
空调房间后呆久后引起的浑身发紧,头发胀:可以口含生姜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姜泡水喝,身体的不适就会消除。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姜和红枣(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即可开胃。
关节痛: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几片生姜或者煮姜枣水喝,一日3次坚持吃能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
痛经: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可。
酒后头痛、头晕:可用生姜煮水喝,可以缓解。
手脚已生冻疮但未破溃:可用生姜煮水泡手、泡脚。
长痱子:用生姜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生姜的用处真的很多
日常的食用一些生姜能强身健体
但也要注意适度、过犹不及
如果真医院检查
不能仅仅偏信食补哦
来源:科普中国、网络
猜你喜欢商务合作电话(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ry/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