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姜黄 > 姜黄用法 > 正文 > 正文

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乱象,为何屡禁不止姜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9/27 10:10:22

机关事业单位在普通人心中,可谓是工作中的“铁饭碗”,只要进入编制,便可以安心给党和人民打一辈子工。

不过,真正进入事业单位的人群也有诸多困扰。比如机关事业单位的“借调”乱象,令诸多领导头疼不已,可是此行为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到底为何?

一、借调弊端

何为借调?简单来说,便是用人单位借着借调的名义,将其他单位的职员借到自己单位用于工作。

在私人企业工作过的上班族,或许会在其他项目人手不够时前去帮忙,不过仅限于短暂时间里的帮忙。

机关单位的借调不同,有的单位可能会直接将职员借过来三四年,甚至还有直接借过来十几年之久的,用人职员的工资、职位以及进退两难的境地,全部都是借调带来的弊端。

借调带来的恶劣影响不仅如此。根据相关调研报道可知,有一些年轻职员刚刚入职乡镇级别的机关单位,便被上级领导调去工作。

部分年轻职员认为借调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去更大的单位学习参观,可是接踵而来的大量工作反而压垮了他们。

因为借调现象过多,许多原单位的人习以为常,但是人群快速流动,也造成了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团结的现象。

还有借调单位认为自己既然能够借到前来帮忙的人员,便将诸多工作全部推托给借调人员,原单位人员只留简单轻松的工作,长此以往下来,难免造成人心不满。

更何况我党一直为人民服务。无论是何种机关单位,工作的第一原则,便是认真做好岗位上的工作,尽心尽力的为老百姓服务,可是一旦借调现象发生,人民群众想办事,很难找到相关职位的人员。

事情推脱下来,就会造成不同单位之间踢皮球现象发生,这反而违背了借调宗旨,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负担。借调现象如此恶劣,为何屡禁不止?

二、“不借白不借”的冲动

诸多部门认为,借调是一种攀比现象。

因为不同部门之间的任务和工作难度不同,有的部门在工作前期任务繁忙,有的部门在工作后期任务繁忙,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加重任务无法完成,部分上级领导开始向其他地方借工作人员来自己单位工作。

如此一来,原工作单位的工作量确实减轻了不少。

然而一个部门工作量减轻了,另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何不能借调?他们也开始向其他工作单位进行借调,多借几个人来帮忙。此类的攀比现象会让诸多工作人员产生一种“不借白不借”的冲动。

更有意思的是,在借人的过程当中,由于借调原单位工资和借调之后的单位工资不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借调人员在工作单位的工资是,他在被借调之后到了现在工作的单位给其他工作帮忙,还是原来工作单位支付的块钱工资。

等于现在的工作单位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得到一位能干的帮手,谁不愿意做这样白捡便宜的事情?

再加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比较固定,上层领导要借人的时候,下面单位不愿意轻易拒绝、开口得罪人,这就意味着借调现象非常多,哪怕造成了恶劣影响,也不会有人禁止。

三、乡镇一级能留不住人才

由于借调事件频繁发生,考入乡镇级别的基层工作人员,也看到了向上的曙光和希望。

他们更愿意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一旦被上层领导看重之后,这些基层工作人员会借着借调的名义被调到省城,尽管他们的工资在一开始无法升高,待遇也并不是很优厚。

但是年轻人都有野心,当他们到达平台更大,视野更宽广地方,也就可以接触到上层领导,这就代表着基层工作人员可以凭借着借调的机会,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

生活在一线城市或者二三线城市的基层部门公务人员,可能会安心待在自己的单位努力做事,因为好的城市,给他们的待遇环境和补贴,以及所接触的人群都会非常舒服。

处在偏远山区的几组人员不同,他们的环境极其艰苦,所接触的问题也都很难解决。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的工资和补贴非常少。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谁会不愿意过更好的生活?

年轻人有理想,在艰苦的地区为人民做事是值得鼓励的,但是相关部门的待遇也要跟上,不能只让年轻人消耗自己的梦想做事情,也要让他们知道,国家也会重视他们,这样基层部门才能够留住人才。

四、人浮于事

当然了,大部分的机关工作人员还是踏实肯干的,他们没有过多的私心,面对人民群众需要帮助的事情时,也都很热情的帮助老百姓做事情,为人民服务。

不过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快速发展、经济越发繁荣,各部门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

有些机关人员甚至需要身兼数职,不仅要处理文案录入、数据统计,还要开始学习计算机,各种软件使用开发。

面对繁忙的事物,他们不得不找机会向其他部门借调人员,才能够维持整个机关单位事业正常运转。

根据此情况,部分专家也给予了建议,他们认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各大机关单位也要开始加入新鲜血液,改革原始系统,将所有事物重新计算,对机关人员的工作再次进行安排分配,才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个平衡的心态。

五、根本原因

我党一直秉持着为人民服务原则,包容又坚定的运转着。不过,随着国家的经济越发繁荣,部分机关单位的领导和职员,也有了躲避事情处理事情的想法。

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目光去评价每一个工作人员,将一些过于不尽责的,或者是想借助借调来躲避事务的人员辞退,将真正想做事情的人员调到相关岗位上。

不过如此决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相当困难。因为无论哪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都是非常繁杂巨大的,想要直接处理各部门人员,所要牵扯的事情众多。

希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国家的机关单位落后的制度可以被淘汰,会有更多有用的人才得到重用,我们国家才能够越来越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yf/10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姜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