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权威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41738.html1林下种植魔芋的优点1.1还原魔芋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复原魔芋种子的种性魔芋原产于热带森林,潮湿、温暖、弱光和土壤有机质丰富的环境培植了魔芋特有的习性。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和社会的需要,魔芋生长开始由野生逐渐地转变为人工种植,由零星分散种植转向规模化种植,其生长环境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小混种、重茬连作、种商不分、异地调运等,使魔芋病菌相互感染,导致种性退化,病害不同程度地发生,产量不高,效益低下。种植在林下,让其重新回到原始的生长环境中去,可有效恢复它的原始性状,减轻病害的发生,提高种植效益。1.2节约耕地,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镇坪县是典型的中高寒山区农业县,林地多耕地少,且耕地质量差,全县人均坡耕地只有1.9亩,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和国家建设占用耕地,人均占有耕地越来越少,推广林下种植魔芋技术,既可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又可节约有限的耕地用于粮食生产和其他种植业生产,增加山区群众增收渠道。1.3节约生产费用,降低生产成本种植魔芋一次性投资较大,在林下种植魔芋,可实现一次性投资多年收益。每年挖大留小,循环发展,市场价格高时,可将商品芋和一定规格的小球茎挖出出售或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种芋,商品芋收获时的鞭茎和小球茎又返回到林下种植繁育种芋。市场价格低时,任其在林下生长,不影响发展。依次循环往复,种植户不需要年年买种,自繁自用。同时,在海拔m以下区域冻土层不超过5cm林地,冬季可以就地越冬,霜降至立冬时节将魔芋倒苗后留下的孔洞用土覆盖,再将树木落叶和杂草覆盖在上面就能就地越冬,减少采挖、搬运、贮藏等工序,降低人为损伤种芋,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1.4增加收入,实现良性循环林下种植魔芋,既利用了林下空闲地,提高了林地使用率,同时还抑制了杂草生长,解决了退耕还林地的管护问题,既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又能为魔芋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荫蔽环境和肥力条件,一举多得,形成良性循环。2林下魔芋种植技术要点2.1林地选择根据魔芋属半阴性植物的特点,种植魔芋应选择海拔在~m区域内的退耕还林地和荫蔽度在60%左右的自然乔木林地。要求坡度在30°以下,相对背风,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质地疏松,不易积水,土壤酸碱度在6.5~7.5为宜。交通不便,林间管理劳作难度大,老阴坡、易积水,土层浅,易干旱的林地不宜种植。根据镇坪实际,林种以板栗树、核桃树、杜仲树、柒树、杉树和其他混交林等乔木阔叶林为主,其他如:李子树、桑树、猕猴桃架下也可种植魔芋。2.2整地及播种2.2.1整地新种植户,在头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农闲季节,将林下的空闲地深翻30cm,清除石块、杂草,同时,对荫蔽度过大的林地可适当剃除树木部分侧枝和细丫,以不伤害树木正常生长、满足魔芋生长过程中处于半荫蔽状态为宜。提前整地可有效杀死地下害虫,促进树叶腐烂,疏松土壤,蓄水保墒,也为春播农忙腾出时间。2.2.2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品种的选择,镇坪是花魔芋的自然分布区,因此,应选用花魔芋品种为好。种芋应选择大小基本一致,无虫孔、无破烂、无损伤且顶芽凹陷较深,种球外观细嫩光滑呈高桩形。如生产商品芋,应选用~g球茎为宜。二是科学施肥,魔芋属块茎类植物,对磷钾肥需求量较大,加之,根系分布较浅呈水平状分布,因此,施肥的原则是: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适当补施化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如没有有机肥,最好选用魔芋专用肥或薯类专用肥。肥料的施用量:有农家肥的地方亩施腐熟好的农家肥~kg,硫酸钾15~30kg,尿素8~10kg。无农家肥的地方,每亩施魔芋专用肥50~60kg。施肥应在播种前撒施于土壤中,避免播种与施肥同时进行时肥料直接与种芋接触而造成烂种。底肥的施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80%,追肥占20%。三是种子消毒处理,为尽量预防因种芋带病而造成后期田间发病,在精选种子的基础上,播前对种芋进行一次消毒处理,消毒处理的方法是:用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对水50kg浸种1h;或用40%福尔马林1∶(~)倍溶液浸种20~30min,也可用1%硫酸铜水溶液浸种10min。消毒后将种芋晾干即可播种。2.2.3做畦播种在播种前根据树木的株行距大小,斜坡向60°距树蔸0.8~1.0m的林下空地做成1~1.5m宽、20cm高的畦。将种子播在畦上。播种密度行距按种芋直径7~8倍,株距按种芋直径5~6倍确定。做畦种植的好处是:增加土层厚度,疏松土壤,利于排水,方便后期林间除草等林间劳作而踩踏魔芋。对于自然林和熟土层较薄,不便做畦起垄的林地,可采用起土堆的办法将魔芋播种在土堆上,土堆高30~40cm,土堆大小以1.0m×1.2m为宜,也可因周围熟土多少而定。播种密度与做畦播种密度相同。对于坡度较大的林地可采取挖“鱼鳞坑”的方式,将周围的熟土集聚到坑内进行播种。坑的大小应灵活掌握,以方便操作为宜。适期播种,因镇坪县林地分布海拔高低悬殊,不同海拔区域播种时间不尽一致,原则是外界气温稳定回升到12℃时便可播种。据多年实践,结合镇坪气象资料,海拔~m区域在4月中上旬播种,~m区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先低山后高山。播种方法是:g以下种芋宜起沟条播,g以上种芋宜挖窝点播。播种深度以种芋上能覆盖10~15cm土为宜,种芋大宜深播,种芋小宜浅播。同时,为预防魔芋顶部主芽凹陷易积水造成烂种现象的发生,在播放种芋时将顶芽向一个方向倾斜45°放置。种芋放好后覆土10~15cm。2.2.4生长期管理田间生长期管理主要以除草和防病为中心,生长中期视情况适当追施氮肥。魔芋出土前10d左右,可用41%草甘膦或10%草铵膦水溶液喷施,进行一次化学除草,出苗散盘至收获期视杂草多少进行2~3次人工除草,因魔芋根系呈水平状分布,且入土较浅,用锄头锄草易伤根,影响魔芋正常生长。魔芋生长中期7~8月,如发现魔芋植株缺肥发黄,可按每亩5~10kg尿素进行追肥,切忌将肥料落到叶片上、引起烧叶,最好在即将下雨前结合除草同时进行。魔芋的虫害主要有芋双线天蛾、甘薯天蛾、豆天蛾和铜绿金龟子等。其防治方法是:在幼虫出现初期,可喷施2.5%敌百虫粉或1倍氧化乐果水溶液,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倍液或50%马拉硫磷倍液,喷药时间应选在晴天下午4:00~6:00。在林下种植,虫害最重的是铜绿金龟子,幼虫危害魔芋地下球茎,可结合冬季整地或播种前施肥时用3%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在土壤中杀灭幼虫或虫卵。魔芋病害目前生产上发病最重的是软腐病和白绢病两种,严重时可导致整块地绝收,生产中应高度重视。因为它伴随着魔芋整个生长周期,因此,除种子贮藏、播前种子处理外,在魔芋生长过程中应随时进行田间观察,发现一株,带块茎及周围土壤清除消毁一株,并对发病株周围用生石灰或农用链霉素进行喷洒,防止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随降水再次感染相邻的魔芋。除此之外,在发病初期,约7月底8月初魔芋旺盛生长时期用化学农药喷施防治。常用的化学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g;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g。将药剂对成水溶液进行喷雾2~4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2.5及时收获在镇坪县魔芋收获的最适宜时间是霜降至立冬这个时段,这个时段魔芋叶柄已基本倒伏枯死,地下球茎已停止生长,对当年需要收获的商品芋如不及时收获,因叶柄干枯位置不明显,容易挖伤块茎,造成损失。收获时应选在晴天土壤较干燥时进行。商品芋田应一次性全部收获,对收获时的鞭状茎和小球茎仍留在原地用土盖好,待来年继续生长。对达不到商品芋收获的田块,可选择性地挖大留小,然后将林间的枯枝烂叶及杂草覆盖在地面,同时,在m以下地区,对倒苗后叶柄留下的孔洞一定要用土封好,预防冻害。对冻土层超过5cm的田块、海拔m以上区域无论是商品芋或种芋都应一次性收获出售或保温贮藏。经实践,在m以下区域,当年不收获的种子田,可在白露前后几天按每亩1.0~1.5kg播种当地“姜黄油菜”,冬季油菜苗对地下魔芋可起到很好的保温、保湿作用,也可以抑制早春杂草生长,春季在油菜盛花期,此时魔芋还未出土,将油菜就地割掉覆盖在地面,可起到抑制杂草、增加肥力的作用。2.2.6种芋冬季保贮方法2.2.6.1堆藏应在干燥、通风条件好的室内贮存,房内温度控制在5℃~10℃,先在地面铺5~10cm的经过筛的细河沙,河沙湿度60%~70%。贮放时一层河沙一层魔芋,最后在表面覆沙20cm。堆放高度40~50cm,宽度1.0~1.2m,长度因魔芋量而定。在沙堆中每隔1m插一束作物秸秆以利透气。堆放前室内应彻底消毒,每隔半月对沙堆的湿度检查一次,过干可适当喷水,过湿应摊开散湿。发现有霉烂魔芋应挑出并对周围河沙消毒处理。2.2.6.2就地沟藏此法适用于贮藏数量较大,基地运输较远。魔芋收获后就地贮藏,方法是: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不易渗水、积水的地方,挖1m深、1m宽的地沟,沟的长短因种子数量而定。沟底铺10cm厚作物秸秆或新鲜干树叶,沟中间每隔1m竖一束1.3m高的秸秆用作通气,然后一层魔芋一层细土,土壤湿度应在50%~60%,至地面后再覆盖20cm土,再盖10cm厚树叶,最后搭上防雨棚即可。2.2.6.3窖藏与薯类贮藏方法一样,贮藏前,对窖内用硫磺或甲醛彻底消毒后,在窖底铺10cm厚的干沙或稻草,然后一层魔芋一层干草或细沙,窖正中竖一束直径约10~15cm玉米秆,以利通气。藏至窖容量50%即可,窖口半封闭盖好。无论哪种贮藏方法,在贮藏前都必须对种芋进行消毒、精选、分级,晾干种芋表面水分,尽量减少种芋损伤,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和保温条件。切忌用塑料薄膜覆盖,防碍通风透气。(快资讯)
农民很辛苦,
朋友们记得在左下角点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xw/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