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少不了吃吃喝喝,无论是朋友聚会时畅饮,还是一人自斟独酌,酒永远都是闲暇时的C位。
酒至正酣,难免过量。敏锐的市场开始出现了“醒酒药”这种所谓的“良药”,其药效被宣传的神乎其神,似乎只要吃了就能千杯不醉;如果不小心喝醉了,吃一颗也能很快醒酒。
听起来很有意思啊?真有这么神奇?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探索酒精代谢与醒酒药背后的故事。先来看一下某书上很火的醒酒药:
第一眼看到这个商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高饱和度的色调配上可爱的包装,给人一种水果软糖的感觉,吃了还能解酒护肝岂不美哉?但只要细看一下有效成分,这些宣传文案就经不起仔细推敲了。
姜黄素?有研究显示它确实可以在心理和精神层面缓解饮酒的影响,但是对于酒精的代谢作用却很小。
如果说所谓的「解酒」效果只是让醉酒者感到清醒、觉得舒服,那么利尿、止痛等药物也一样能缓解头痛、恶心的症状,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解酒」。
首先,喝酒时会产生醉意,主要是由于乙醇的作用。乙醇先被口腔粘膜微量吸收,随后胃和小肠再分别吸收10%-20%和75%-80%。酒中的乙醇由肾、肺和肝脏代谢出体外。其中肾和肺占代谢总量的10%,肝脏负责代谢剩下90%的乙醇。
通过上面的总结,不难看出真正帮助解酒的物质不是花里胡哨的化学物质,而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乙醇脱氢酶与乙醛脱氢酶。
这两类物质也统称为解酒酶。就亚洲人群来说,53%的人体内是缺乏解酒酶的,并且在现如今的科学水平下,并不存在外源补充这两种酶的方法,所以市面上所谓的解酒神器都可说是治标不治本。
说到底,这类“醒酒”黑科技就是在“割韭菜”。要想达到醒酒的目的,一些简单的小细节也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喝酒的影响,保护胃和肝脏:
①在喝酒前多吃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
②饮酒后可以适量喝一些牛奶和酸奶
③喝酒时不要搭配含气泡的饮料
最后,喝不醉的秘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适量饮酒,享受生活与佳酿,切莫贪杯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