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内部
杨献平
年,甘肃当代文学论坛会在张掖的河西学院举行。会议完毕后,我们一行人去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草原。在此之前,我只是看到祁连庞大的山姿,蜿蜒的长躯体宛如一条苍龙,横贯西部——蒙古高原、黄河谷地和青藏高原,俯视整个河西走廊,勾连甘青新宁四省区,与渐次向上的青藏高地浑然一体。其西部如苍龙摆尾,探入塔里木盆地。常年洁如缟素的积雪在海拔米以上的高度,以明亮和圣洁之光,与昆仑山一起,照亮整个中国西北部的天空和大地,过往与此时。
可能是因了第一印象。年初,当我第一次乘坐火车从它的根部进入酒泉时候,只是看到它黝黑而略显贫瘠的根部,荒坡之上,牛羊散漫,低处的丘陵和山谷里横斜着一色姜黄的大小村庄。那时候我就想,在地理课本上看到的祁连山原来如此平淡甚至丑陋,与那些富有热情的描述、讲解相去甚远。这样的一种“印象”或者看法在内心牢固多年。直到年夏天由张掖市而肃南皇城草原之行。我才发现,祁连山并不是我起初看到的那样单调,在它君临河西走廊、雄峙西北的内里,还有更为广阔的存在与繁茂的景象。
从张掖向皇城草原,过倪家营子后,尽是高低不一、奇形怪状的荒山秃岭,大都寸草不生,在烈日下犹如嶙峋、庞大的史前动物骨架,虽然其中有一段丹霞地貌,千万年风吹日晒的结果,是时间和风在大地上的浓墨重彩。可从本质上说,丹霞地貌只是有益于人的视觉观赏,而真正的大地,都应当水草丰茂,涟漪与日光呼应,绿树与蓝天相衬。再向祁连山腹地走约半个小时,到肃南县所属的李家庄。突见一溜酷似各种人像的黄土秃山。其中一座如将军昂首拔剑,气势悲壮决绝,令人不由想起在河西走廊人心中有着经久地位的汉之飞将军李广及其孙李陵。
还有一座,如一妇女头包黄手巾,一手提篮子,朝西北方向悲情凝望。其姿势和意蕴如李白诗所说:“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寄远其二》)不由赞叹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想到,人的事,包括心情和甚至精神灵魂,都可以在自然当中找到对应物。车子出李家庄,再向祁连山腹地大约半个小时,忽见青山叠嶂,松林森然。起伏的山坡一色青绿,众多的山如浑圆而坚挺的乳房,头顶丽日白云,一眼望去,满目苍翠,碧绿如洗。
同行的肃南朋友说,这就是皇城草原!至此,我才知道,祁连山之内,还有如此丰茂的草原,众多的荒芜之间,尚有如此郁葱之大美景观。正要爬山时候,忽见一片油菜花地边的草丛中,急慌慌地滚过一个全身毛发油亮、姿势笨拙的动物。朋友惊呼,旱獭!我惊异,也没想到,祁连山中,竟然还有如此笨拙而又可爱的生灵。旱獭即土拨鼠,也叫做草地獭、哈拉、雪猪、曲娃(藏语)。松鼠科,陆地生,穴居,食草、冬眠。主要分布地在俄罗斯和中亚、东欧草原。国内最多地区为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共有四种,其中,喜马拉雅旱獭为青藏高原特有品种。
有一年,我在成都军区的川藏兵站部,听一位大校说起在川藏线上看到雪猪的有趣事情。因为没有亲见,也不知道雪猪就是土拔鼠和旱獭。更没想到,祁连山内也有旱獭。同行的另一个人说,旱獭的毛质极好,肉很鲜美,还可以入药治病。我不喜欢他的说法。这是一种利我主义的杀戮。还有人说,要是抓住的话,中午就可以好好吃一顿了。我觉得这种想法可耻。祁连山是整个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水的唯一发源地,羊河、党河、黑河三大水都以祁连山为母体。可以说,几乎每一位河西走廊的人和其他动物,包括草木,甚至卵石沙子体内,每一处都是祁连山雪水滋养和滋润的。
旱獭虽然是动物,但它肯定也是祁连山整个生物链乃至自然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动物让它们遵从自然,人不干涉,才是最好的一种生命和生活方式。
进入森林,路边的金露梅、银露梅花或躲在荆棘丛中,或倚在巨石旁边,寂寞而独立地开放。森林庞大,陈旧的落叶层层铺垫,踩上去,松软如地毯。这里的森林是依照山势而逐渐散漫开的。山岭上、河沟里,一棵棵地扎根在湿润的土壤中,以独立的姿势向上生长,头部的枝杈散开如王冠。走在其中,有鸟儿在头顶轻盈掠过,它们无意中发出的鸣声清脆而富有音乐感。同行的人说,这是祁连山最美的地方。在古代传说中,只有神灵才可以拥有如此的美景美地。人要进来的话,要先举行一个祭告仪式,得到上天的某种暗示之后,才可以到这里来。
我也知道,现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内的民众,大部分民众是匈奴后裔,并与唐时候的回纥(后自改称回鹘,十世纪左右分化成三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留在肃南和额济纳)有一定的渊源,其风俗与蒙古族近似。如果我查对的资料没错,西北地区的民族,大抵是匈奴——突厥后裔,以弱肉强食、相互兼并、此消彼长等方式,在漫长的时间中分化融合,逐渐衍生出更多的民族。据肃南散文家铁穆尔说,裕固族至今还有一部分民众信仰萨满——一种以自然灵物崇拜为主的原始宗教。
这片森林,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其总面积公顷,东起河西走廊和黄河谷地之交的乌鞘岭之松山;西达敦煌,即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与祁连山相连接处的当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有高等植物种,野生兽类58种,鸟类多种,两栖、爬行类13种。其中,白唇鹿、藏野驴、野骆驼、野牦牛、雪豹、白肩雕、白尾海雕、玉带海雕、金雕、胡兀鹫等12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肩鹿、藏雪鸡、麝、藏原羚、猞猁、蓝马鸡、盘羊、岩羊、石貂、血雉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可能是土质的原因,有些地方并没有长松树,只是一些杂草和灌木。其中一些名字很好听,如有裸果木、半日花、星叶草、桃儿七、蒙古扁桃、沙冬青、延龄草、野苜蓿、紫花针茅、沙棘等。同行的朋友说,别看这些草,可是珍稀物种,受国家保护的。我笑笑,心里却想到,连植物都要国家保护,这是一个很可笑的事情。
自然之物,自然生长,才合乎规律。
松涛阵阵,犹如兵团集体发出的吼声,一波接着一波,似乎没有穷尽。爬上一道高耸的山坡,抬头的天空触手可摸,白色流云让人想起源远流长并一度影响世界的美丽丝绸——这里也曾是月氏、乌孙和匈奴人的领地。至今流传的匈奴谶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便是最有力的证实。我想,公元前后,那些剽悍的民族曾经在祁连山内部有着漫长而残酷的生存时间,这里幽秘的森林、丰美的草场,注定要成为游牧民族赖以活命乃至发展的基地,也必然会是他们心中热爱的家园。
环顾四野,高处的积雪使得整个祁连山圣洁,充满神灵甚至天堂的味道。雪在人间扮演的角色,是一种极端的矛盾体,既干净纯洁又藏污纳垢,既轻盈剔透又无形无味,既能溶解成水又可随光升空。尤其是中国西北部的山脉及其承载的积雪,还有一种通往天堂的高绝与神秘之感。祁连山最高处的雪,也应当如此吧。
几个人兴奋地在林中、山间和山岭上高声呼喊,声音在沟谷跌宕,轰响,然后被山野自身特有的那种强大的寂静所消弭。忽见地面上有几朵快速移动的黑影,如同箭矢,或者就像是古匈奴的飞鸣镝。抬头一看,是几只苍鹰,在烈日之下骄傲飞行,它们的身影投射在祁连山野,让人顿生一种豪迈与凌厉之情,并想到快意的人生,迅即的时间,生命在大地上应有的姿态,以及精神和灵魂当中先天性的自由姿态。
沿着山岭向下,是一道流水的山谷。可能是水流太小,或者坡度太缓,河水虽然由上而下奔泻,但没有叮咚之声。只有走到近前,才会听到细微的哗哗声。我想,那一定是四边的森林把声音吸纳了,成为林木的心跳或者呼吸声。山坡的阴面,树木也很少,但茅草尤其茂盛,如绿毯。同行的人说,那里面药草也很多,有名的有益母草、问荆、麻黄、何首乌、刺五加、柴胡、木贼、羌活、薄荷、小茴香、黄芩、狼毒白头菊、黄花蒿等一百多种。这些名字真是好听极了,古人对药草的命名简直就是在写诗。神农氏和李时珍等人,他们本身就是诗人,他们在大地上采撷和品尝,并在大地上对有益人身动植物进行命名。每一个名字都包含了利我与赞美的蕴意。如果把整个中药列成一个单子,仔细读起来,是不是就像在读一部关于大地生命及其伦理、性情、功效、特性的赞美诗?
祁连山里的狼非常凶猛,有时候成群结队,有时候散兵游勇。狼最喜欢吃的是羊,野兔和旱獭当然也是它们的口粮,但狼可能觉得这些吃的不过瘾,也好像专门给人类作对,就袭击羊群和牦牛,还有马、马鹿、盘羊等。棕熊和雪豹是这里的王者,因为两者都强,后者又是食肉动物。各有各的地盘。肃南县境内的各个牧场,几乎每一个月,都有几只羊或者小牦牛、驴子和马驹因为不慎而被狼群袭击。
果不其然,从山上下来,到一个牧民聚居区,看到几具被狼咬死并吃剩下的小牦牛的尸体。牦牛可能是西北高地上最笨拙却又最可爱和坚韧的草食动物。它们总是以缓慢或者叫做悠闲的步子,在高拔的山上攀登,以吃草活命为目的,与任何动物都不争,食草、爬山和繁衍是它们生存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牦牛最像觉悟和放下了的佛陀和智者,也更像是极端的和平主义者。除了内部闹一点小纠纷,用尖角和身子相互撞击同类之外,对这个世界和其他生物束手无策,也懒得计较。
同行的一位裕固族朋友说,黑熊是祁连山气力最大的动物。当地人叫做熊瞎子。一掌拍在身上,五脏俱裂那是肯定的,最可怕的是,熊瞎子饿极了的时候,会把人当做它们的压缩干粮。但是一般见不到,它们也不屑于让人看到。只有牧人,才会在更高和隐秘的牧场林带里偶尔见到。我从资料上了解到,祁连山内的黑熊为亚洲黑熊这一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东部、日本、台湾的森林地带。体长大约在—厘米之间,体重约千克,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称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厚实,前后足具5趾,指爪尖锐但不能伸缩。
黑熊粗壮,主要栖息地在山地森林,白天活动,善爬树,游泳;能够直立行走,视觉较差,嗅觉、听觉发达。主要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有时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祁连山的森林环境也是黑熊的理想栖息地,如此庞大的山野,高纵连绵的山脉,丰润的土地和品种多样的动植物,使得黑熊在祁连山野之间也得到了有效的呵护与生存的保障。黑熊也有冬眠的习性,它们可以整个冬天都蛰伏在树洞或者崖洞之中,不吃不喝也不动,次年三四月份才会完全苏醒,出来觅食。它们的交配季节选在夏季。母熊的孕期达七个月,每一头黑熊一胎可产一到三个幼仔。
与狼相比,黑熊算是那种隐士级别的动物。它们一般不向外扩张,也不袭扰人和人养殖的牲畜。黑熊也是一招致命的高手。在祁连山内,有这样的动物,应当说造物主的安排,也是自然界生物链奇妙的一环。
到牧民聚居区,有帐篷也有砖瓦房。这也就是说,游牧民族定居在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普遍现象。肃南的朋友说,牧民有冬牧场和夏牧场,裕固族语称之为“冬窝子”“夏窝子”或者“乌拉金”。铁穆尔曾写过一本书,就叫《星空下的乌拉金》,还获得了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那些帐篷大都散落在山脚下的草地上,或者其他平坦处。主要用来迎接和招待贵客和游客。砖瓦房像帐篷一样分散,主要用来自己和家人吃住所用。
进帐篷之前,裕固族女子穿着节日盛装迎接,一人捧着青稞酒,一人端着银碗,还一边唱着歌儿。每个人到近前,先献上哈达,再斟上三碗青稞酒,一边唱着歌儿,一边看着客人当场喝下。这种饮酒方式,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传统习性,也体现他们的狂野和豪爽性情。饮酒之前,蘸酒一向天,二向地,三点在眉心,意为敬天敬地敬父母(或自己)。我也像其他熟悉裕固族风俗的同行者一样,敬天敬地敬父母。可三碗青稞酒下肚,立即全身燥热,立即觉得了晕眩。
肉是羊肉,清水煮的,整个羊摆在那里,还有果子(一种油炸面食),奶茶。裕固族人也把羊尾巴最肥的肉分给在场最尊贵的客人吃,其他人再吃羊其他部位的肉。因为同行者当中有几位政府官员,最好的肉当然是要送给他们吃的。一群人围坐在帐篷内,裕固族姑娘们开始唱歌敬酒——歌声不断酒不断。轮到我时,我不想她们唱很久,一首歌唱到第二句,我就把三碗酒喝了下去。她们的歌声也戛然而止。不一会儿,就在下一位面前响起。
喝到日落,有点多,忽然不想离开了这里了。也从心里喜欢和尊敬这个民族,包括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游牧天性和当下时代的这种生活。铁穆尔曾告诉我,他们裕固族人的牧场从乌鞘岭开始一直蜿蜒到嘉峪关七一冰川附近,然后才是肃北蒙古族和阿克塞哈萨克人的牧场。长达一千多公里。不过,他们的牧场都在祁连山内部,靠近雪线的地方,即河西走廊以南,祁连山内部的崇山峻岭之中。临上车时候,我在心里想,如果在这里娶一位裕固族女子为妻,和她一起在这山野之间放牧,然后再生几个孩子,终其一生地在马背上和草地、森林里生活,会不会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呢?
杨孙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ry/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