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姜黄 > 姜黄入药 > 正文 > 正文

凯里市旁海镇党建赋能点燃三村工程红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10 16:09:46
今年以来,旁海镇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项行动”和“三村工程”为总抓手,充分发挥“三心为民”农村基层党建服务品牌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建设“一强”(党建强)“双富”(集体富、群众富)“三美”(设施完备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富美乡村”,实现农村资源与城市消费、农民增收与市民体验有效衔接,取得“产业变强、村庄变美、村民受益、市民参与”新成效。村企结对共建,激发“红色效应”。一是整体作战强带动。旁海镇党委积极探索村企结对共建模式,动员企业广泛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以村集体经济“单打独斗”向“整体作战”改变为导向,通过结对共建,共铸党建红色引擎,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截至目前,已落实22家企业,实现村(社区)企业主体全覆盖,有6家企业分别在所联系村发展生姜、姜黄、茶叶、林下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带动本地劳动力稳定就业余人。二是爱心捐赠兴设施。以各村村级活动室工程扫尾建设为契机,协调各帮扶企业为7个村级活动室捐助建设资金26万元、物资15万元完善各村级活动室设施配备,修通产业毛坯路3条,发动企业捐资6万元建立十联户长奖励基金。三是多措并举优服务。以“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和强化非公企业党建“融合性”为目标,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进行融合,今年以来水寨等村联合对口企业开展支部联谊活动3次。同时,以项目为依托,整合资源要素,精心谋划、主动对接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先后申请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等各类项目9个,近万元。能人回引共治,释放“红色潜力”。一是用好“头雁”促引领。充分激活“乡贤促治理”效能,通过提升能人政治待遇,对心系家乡、有技术特长或致富能力的乡贤人才积极动员、增强吸纳,激发人才活力,强化“头雁”“领航力”。旁海镇一批有志于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通过换届选举的机会进入村“两委”班子,在名能人中,有16人担任村干(其中支书4人)、37人担任组长,为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二是参与治理促和谐。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寨管委等工作,完善能人回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创新能人助力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推动能人参与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让能人从民间“老理”出发,从乡情亲情入手,用经验化解矛盾,用实干促进和谐,成为乡村“法治+德治”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已经39位回村能人担任联户长和网格长,共化解矛盾纠纷40余件。三是扮靓乡村提“颜值”。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美化为抓手,以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攻方向,广泛发动乡贤力量参与其中,不断提升村寨“颜值”。结合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由乡贤带头组织各家各户对房前屋后进行清理打扫,先后助力建成文化活动场所1个、太阳能路灯安装维修盏、风貌整治户、卫生厕所改造个。市民共育共为,积聚“红色活力”。一是党建引领到村“办实事”。由镇党委引领,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庭院美化等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今年以来,已发布庭院美化等党员志愿活动招募公告5次,参与志愿者达人次,畅通了市民服务乡村发展渠道。二是挖掘底蕴到村“忆乡愁”。围绕“农耕体验、民俗文化、人文历史、村居风味”四个环节重点挖掘、梳理、打造、并提炼“乡愁”韵味。利用社交平台培育水寨村红枫林、大溪村蜡染工作室等市郊“网红打卡点”2个,结合实践体验互动,打造周末“亲子研学植物园”1个。三是盘活资源到村“促流通”。鼓励和吸引市民到村以租赁、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发展种养殖、产品加工、休闲创意、康养、农家乐等产业。今年新引进市民到村发展农家乐3家、民宿1家。通讯员:胡静编辑:熊顺才二审:王志凯三审:田兴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ry/11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姜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