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劳育·朋辈课程
《舌尖上的西北》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本随笔集,书中描绘陕西小食时说:“陕西这块浑厚的黄土,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物产不同,气候不同,构成了它丰富奇特的习尚风俗,而各地的小吃正是这种习尚风俗的一种体现。”
陕西如此,西北如此
小吃总是成为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的窗口
在《居家劳育·朋辈课程》第二期文末投票中,有31%的朋友推荐小梦打卡西北美食,今天,我们就从四道西北风味菜说起……
舌尖西北
居家劳育·朋辈课程(四)
01
兰州牛肉面
级地理专业
李雅妮
”由于种种因素限制,外地的牛肉面大多不纯正,失去了牛肉面原本的风味。在本次活动中,我希望用图画的方式,简洁直观地介绍牛肉面的特色,希望会有更多人了解牛肉拉面、来到我的家乡品尝一碗正宗的牛肉拉面。
材料准备:高筋面粉、土鸡、牛肉等
兰州牛肉面
离家许久,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牛肉面,但是迫于疫情肆虐,回到家许久也没有一次吃牛肉面的机会。奈何做牛肉面的手艺并非一般人可有,在家也不可能自己做一碗牛肉面解馋,只能通过画画这种方式,画一碗牛肉面,也算是有“望梅止渴”的功效,
——李雅妮
02
青海尕面片
级化学专业
王雨祺
”青海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在很早以前汉、回、藏各族之间相互来往,奔走于农牧区之间,路程遥远,中途又少旅店供食宿,往往借水草一隅扎起帐房,立起三石支一口锅,不用案板、切刀、擀面杖等炊具,只要有个碗,冷水拌面,捏成扁长条形,压平、拉长后,再捏扁揪断成小面片入锅,一顿晚餐就到口了。面皮的种类很多,而今天我学的是妈妈最拿手的洋芋面片。
材料准备:面粉、猪肉、油菜、洋芋、香菜、葱
青海尕面片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青海本地文化的魅力,同时,我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地和妈妈一起完成一件事。随着自己的成长,父母和我都渐渐忙碌起来,趁着这次疫情居家隔离以及此次活动的契机让我又体会到了儿时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更加直观的体会到了父母的关心和爱。
——王雨祺
03
青海花卷
级数学专业
周蕾
”我的家乡在青海,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面食比较丰富,有馓子、花花、花卷等。我学做的是母亲拿手的花卷,从揉面到做花样到花卷蒸熟,整个过程差不多要两三个小时。我们家的花卷加入了妈妈的祖传秘方——香豆粉、红曲粉和姜黄粉,因而形状更加多样、口感更加丰富。
青海花卷
母亲的小秘方给这个传统面点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传统”二字不再生硬。这次和妈妈做花卷,互相帮扶、互相学习。我想这不仅是学会一个面点,更是一次和母亲的深入交流。
——周蕾
04
烤羊肉串
级思政专业
张子璇
”从肉的选择,材料准备,腌制方法到烤制的时间,居家期间我学习了具有西北特色的传统小吃——烤羊肉串的家庭制作方式。
烤羊肉串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获得的回报才是最甘甜的果实,因为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成长,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无限的可能,也越来越渴望发掘自己身上的潜能。
——张子璇
黄河边喝一碗牛肉面
夜市里吃一把羊肉串
尕面片、花馍馍说着家常
本色本味的西北菜
欢迎来到我们家乡
居家劳育·朋辈课程(五)|无辣不欢
居家劳育·朋辈课程
《居家劳育·朋辈课程(一)
味道序曲》
《居家劳育·朋辈课程(二)
民族风味》
《居家劳育·朋辈课程(三)
手工特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章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