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姜黄 > 姜黄产地 > 正文 > 正文

姜黄的研究及应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6 11:24:07

姜黄,又名毫命、郁金、宝鼎香等,是一种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的根茎。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包括我国在内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同源。姜黄外观类似生姜,内里却与生姜的颜色有所不同,多为橘黄色。姜黄作为一种可食的植物根茎,常加工成一种芳香黄色粉末,既可作为一种香料入菜,也可入药,并能作为天然的染料来使用。《唐本草》中列为中品,记载其“味辛,苦,温,归脾、肝经。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主治胸胁刺痛,闭经,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仆肿痛”。

姜黄是姜黄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研究最多的一个品种。迄今为止,已从该物种中鉴定出至少种化合物,大部分为姜黄素类化合物和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酚类和萜类,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生物碱和甾醇类等。

姜黄中含有姜黄素,[curcumin,1,7-二-(4-羟基-5-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是姜黄根茎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这一元素被称之为“天然的消炎药”,因此姜黄在食用后能起到较好的抗炎效果,且有助于缓解风湿病、关节痛等炎症。姜黄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介导多种炎症信号通路,调节炎症相关的细胞功能(如巨噬细胞)等来实现的。胡晨霞等通过建立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用姜黄水煎液进行治疗,发现姜黄能减少滑膜组织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减轻大鼠的滑膜炎症反应。

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模型中,姜黄素的应用可抑制炎症细胞的积累,抑制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7的表达,同时降低淋巴结和脾脏中IFN-γ+CD4+Th1细胞,改变辅助性T细胞分化。研究表明,姜黄素通过直接下调IFNγ产生来抑制K14-VEGF转基因小鼠中TPA诱导的Th1炎症。姜黄素还可调节核因子κB配体(RANKL)的受体激活物(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激活和功能),并减少炎性骨质流失。

此外,姜黄中含有姜黄烯、姜黄酮这两种物质,有利于促进胆汁分泌,帮助营养吸收,排解残留在人体中的有害物质。因此,平日吃些加入姜黄的餐食,可辅助调节肝脏功能,对养护肝脏有益。同时,姜黄也是一种有助于养颜美容的食物,这是因为姜黄含有丰富的钙、钾、镁、磷、铁等元素,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抗氧化,也会促进蛋白质顺畅代谢,有利于改善肤色、养润皮肤。

与生姜的食用方式不同,食用姜黄通常是将它煮熟,待干燥后碾成粉入药或烹食。为了有效发挥姜黄的食效,在将姜黄入菜时,建议搭配黑胡椒或含有油脂的食材,如食用油、坚果等来同烹,这两种做法都有助于提高姜黄的营养吸收率。在平日里炒菜、炖汤时,也可以将姜黄粉加入其中,尤其是在烹煮一些味道较淡的食材时,如豆腐、米饭、青菜、鸡蛋,可适量撒入一些姜黄粉来提香增味。在制作米饭、面条以及馒头、饼干等,也可加入姜黄粉。

供稿:杨博涵

图文编辑:胡志洁

联系我们:impswx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cd/831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姜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