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夏相交时,我遇到一个患者,男,记是47岁,自述患失眠症反反复复20多年,家里常备的是安眠药,吃饭不香,胸膈胀闷,夜里多梦。初见时患者脸色发青,头晕目眩,心烦急躁,感觉非常的痛苦。
刻诊舌红,苔白且干,有口气,便秘。诊断为肝气郁滞之症。我遂投以升降散加减数剂,方含僵蚕、蝉蜕、姜黄、大黄、丹皮、栀子、茯苓、川楝子、龙胆草、白芍、枣仁等,以解其三焦郁热、热扰心神之失眠症。
当时患者服3到4剂后舌苔、睡眠等均已见成效,后又以原方加减调治30余剂,睡眠基本正常。因为那时候患者是远程赶来治疗,没有记下手机号,年春天患者出差路过本地,竟专程来看望,记下手机号后又给我发来感谢信,强调他这一年来的睡眠情况,并不断感谢我给的帮助。
说实话,我读到感谢短信心里很感动,也为我小小的力量能帮助别人而感到欣慰。学医就应该解救人于水火之中,这是医生的职责。
该医案中,我用到的方子出自清代《伤寒温疫条辨》,主治:虚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症见憎寒壮热,或头痛如破,或咽喉肿痛,或烦渴引饮,或身面红肿,或胸膈胀闷,或上吐下泻,或斑疹杂出,或吐衄便血,或舌卷囊缩,或神昏谵语。
整体看此方,是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取僵蚕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祛湿,化痰散结,清热解郁。蝉蜕入肝、脾、肺三经,性寒气轻,善于宣肺开窍、散热透疹,定惊解疼。姜黄辛苦而温,有辛散、苦泄、温通之能,能驱邪伐恶,行气散郁。大黄气味俱厚,沉而降,能上下通行,攻积滞,清湿热,解毒通便。
这四药合用,在一升一降中,又寒温兼行,能使气血并治。故杨栗山说其:“名曰升降,亦(表里)双解之别名也。”,因之命名“升降散”。我在此方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加入清热凉膈、安神解郁之品后,能够治疗失眠症,也是主赖原方的功力。
本方临床辨证使用,以憎寒壮热、胸膈闷胀不舒或上吐下泻为辨证要点。如见大便稀溏或泄泻,胃中不和,热盛,咽喉肿痛,头面红肿或肝性脑病者及过敏者,则更应加减变化,不可固守成方。#改善顽固性失眠#我是中医胡慧,欢迎大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yf/1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