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姜黄 > 姜黄性味 > 正文 > 正文

开学中医第一课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9 19:41:29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03318.html

春季,新冠疫情,特殊时期

我们以网络的形式,开始中医学第一课的学习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湖北、武汉;逐渐波及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

但我们对这个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习性、传染源的确定、传播途径和传

染方式都陌生;也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来阻击它。

中华民族与疾病斗争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疫病的威胁,战胜过很多次各种各样的疫病疫情;产生了很多有名的医学大家和医学专著,尤其是明清时期《温病学》得到大大的发展,对我们进去抗击新冠疫情也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

书中细辨“温”、“瘟”、“疫。《伤寒论》的“温病”,省掉“氵”,加广为瘟,意思同温。”就是瘟字是由温字去掉了“氵”,加上一个“广”而来,只是偏旁的变化,两个字形和意义完全相同,所以温病与瘟病同义。“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入均等之谓也”:役省去“彳”“加广为疫。”是说疫病就象“徭役”一样,“众入均等”,这种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论男女老少,皆相染义,症状相似,所以就把“役”字去掉“彳”,加“广”,就成疫字。从病因上说,他首先反对“非其时而有其气”的说法,他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又称为“疠气”,也称“戾气”。“疠”是形容它致病力很强,传染性很强。“戾”也类似,上边是“户”,下边是“犬”,“犬出户下”,很暴戾,“异气”、“疠气”、“戾气”含义相同。从病因上讲,他提出了“戾气学说”,戾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是《伤寒论》所说的由皮毛而入,而是从口、鼻进入人体。病位在“膜原”,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是在胸腔的里面,在胃的外面,称为半表半里。治疗方法,他提出初起应该用疏利透达的药物,疏通气机,使伏在募原的邪气溃散、外达,出表而解。进而创制著名方剂“达原饮”,通过清热燥湿,疏通气机,透达邪气,使邪有出路。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

《温病条辨》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

他提出三焦辨证纲领和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并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则和对应的治法,比如清营、清络、育阴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是温病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首先:提出寒温分论使温病学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第二是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明确地指出了温病的发展规律是按卫一气一营-血逐步深入。他不仅提出了辨证纲领,而且指出了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治法,从而创立了温病学说,使温病学从伤寒学说中分离出来。第三,强调温病望舌验齿,他提出:“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第四,重视温病过程中斑、疹、白痦的形态、色泽、治法、预后。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指出温病是“天地疵疠旱潦之杂气”,“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邪热内攻,凡是表证,皆里热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他提出:“若用辛温解表,是为抱薪投火,轻者必重,重者必死。唯用辛凉、苦寒,如升降、双解之剂以开导其里热,里热除而表证自解矣。”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化裁,列出“轻则清之”八方,“重则泻之六方,共十五首方剂。升降散中用蝉蜕、僵蚕、姜黄、大黄四味药,杨栗山解释这个方剂的功用说:“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流毒顿消矣。”《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辨证论治的代表性文献,补充了温热病之不足;

《温热经纬》温病学文献集注;《温热逢源》论伏气温病。

我们在西安参加年最后一次国家优才经典理论培训,就是以温病学为主题,结合目前的新冠疫情,值得我们重温《温病学》专著和各种学说,为临床治疗提出思路借鉴。也希望同学们,在此特殊的疫情时期,学习一些中医知识,理解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坚持文化自信;掌握一些中医养生、防护理念和方法,或掌握一些中医药治疗手段和方法,或以此为契机,尝试中西医结合之路,“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xw/4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姜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