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姜黄 > 姜黄性味 > 正文 > 正文

乡土鸡年将至,武威人的这些春节风俗你都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7/30 12:07:25
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5066150.html

老兰州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意思过了腊八就进入了年关,老兰州人也说“喝过了腊八粥就糊涂了!”忙碌了一年的兰州人开始渐渐的放下手中的工作,一心准备过年,其它的事情也就疏于考虑了,于是就开始糊涂了。

腊月廿三打发灶爷上了天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了天,这天武威人要吃灶干粮,灶干粮起源于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敬献的美食,期待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烙的黄灿灿的灶干粮,看着就香气四溢!

腊月廿四、廿五卫生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二十五是大扫除日,扫房、擦窗户、洗衣被通常在这两天完成。

腊月廿六、廿七炸油果子

武威的巧妇们精工细作,制作的油果子品种繁多,用姜黄、红曲、菠菜汁等色料,和成五色面团,然后显出手段,制成指头蛋大小的蜂蝶昆虫、鱼虾蜻蟹、虫蛹蝌蚪、龙虎马羊、鸟鼠鸡鹅、花卉草果等形状;经清油炸出色彩艳丽,形态逼真;端上桌面,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吃起来香脆酥甜,极为适口。

腊月廿八蒸馍馍

“二十八,蒸枣花。”这是民间腊月二十八的风俗习惯,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不论你是做红枣、蜜枣馅儿的,还是红豆馅儿的馒头,今天就得开始蒸馒头了。按照老人的话说,其实这就是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

腊月廿九做糟肉、炸丸子、蒸八宝饭

可以说糟肉代表着老武威的年。武威人过年别的可以不讲究,但若没有一碗糟肉,这个年就感觉没过好。

相传甘肃人过年吃糟肉起于明朝。当时明肃王从江苏迁兰,其家眷随从形成第一代老甘肃人。江苏人过年喜食酒酿蒸肉,而甘肃周围不产稻米,自然没有了酒酿。

第一代老武威人为了吃到家乡味,更主要是为了在春节表达自己对南方家乡的思念,就地取材制作酒酿蒸肉。久而久之,糟肉就定型为五花肉和与酒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豆腐乳的搭配,一直延续至今。从而形成与淮沪、陕西的糟肉不一般,但又神似的制作方式。蒸出来的肉更为健康,可上桌品食,也可夹馍吃,肥而不腻,口感软烂,肉香和酱豆腐香绕于舌尖,是武威的年味之一。致使很多50年代后移民来的新武威人也无不为之倾倒,纷纷从前辈那里拜师学艺并加以创新,如有些两广移民就喜欢仿照他们那边的余头扣肉的做法在两片糟肉中加入芋头,甚至是鸭肉,菠萝,雪梨等。

腊月三十贴对联、守岁

大年三十的下午贴窗花贴对联;晚饭很丰盛,把几天来做的好吃的统统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热热闹闹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在灶台上摆上糖、瓜子、油果子等食物迎接灶王爷回家。通常讲究这天是不能扫地的,初一早上才能扫地倒垃圾。

大年初一转亲戚、拜年、逛庙会

大年初一早上吃香喷喷的烩菜,然后就开始给长辈和亲戚们磕头拜年,拜年时间长达半个月,从初一到十五,亲朋好友都要走到;武威有小年大十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到十五收盘子年才算正式过完。

武威人初一还有逛庙烧香的习俗,这天罗什寺人山人海的,人们在这里烧香拜佛、听贤孝、吃小吃,有的什么也不做,就是看热闹。

到初五以后周边乡村的社火队、高跷队就进城了,特别是四坝的攻鼓子,都是保留下来的传统民俗表演,作为民俗采风、摄影是大有看头的。

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过年虽然减少了许多繁复的礼节,但总体来说,咱武威人的年味还是很浓的,在外的武威人,今年过年回家吗?

热点|虽然你看遍世界的繁华,凉州酸婆娘的世界你不懂!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xw/4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姜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