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出了名的爱喝凉茶,就连年初抗击新冠,钟南山团队也为广东人拟定了凉茶。
传统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是根据当地气候水土人文等特点,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而在钟南山团队的凉茶处方中,虽同样考虑到了当地气候人文等因素,但因着重于“调理脾胃”与“祛邪辟秽”。故用药并没有常规凉茶寒凉。
之所以要调脾胃,是因其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让正气存内,邪气不可犯的生气军。
祛邪避秽,是指外逐风寒湿燥等邪气,内除湿浊血浊痰浊等浊秽,包括了肺气肝气的调养等。
共同清肃内外表里保健康。
当时这个方子经一线医护人员服用后,身体状况一致反应良好。且此方不仅适用于医护人员,同样适用于居家隔离防疫的市民。
值得了解。
组成:柴胡10g黄芪10g薏米15g
苍术10g麦冬15g北沙参15g
生甘草10g金银花15g僵蚕10g
蝉衣5g大黄5g姜黄10g
为啥点兵点将点到它们?
方以柴胡苦辛微寒,解表退热,疏肝升阳和胃,站C位。
黄芪甘温,益气固表,气是身体运行的基础。
薏米健脾除湿,湿不仅会令肢体重浊难行,多种病症也因此而生。故用量不小。
苍术配合薏米除湿健脾,并配合柴胡疏肝解表避秽浊。
麦冬和北沙参养肺阴,肺衰则气衰,肺旺则气旺,和薏米一样用量不小。
金银花清解血毒,凉散肺热,在不少凉茶中常见。用量15克,与薏米麦冬北沙参用量一样,成健脾,去浊,养肺之四大金刚。
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相当于既健脾胃,又祛邪避秽。难怪被誉为国老。亦常用于凉茶。
压阵脚的四大金刚:僵蚕蝉衣大黄姜黄,在《伤寒温疫条辨》中被命名为升降散,能使阳升阴降,内外通和,就像为此方打总结,与前药共达“调理脾胃”“祛邪辟秽”之目的。
难怪可作为日常预防方。
那么你知各味有啥具体能耐吗?一起来细品哦。
柴胡苦能燥湿,辛能发散解表,寒能清热,活跃于肝胆肺经。肝主升发,故柴胡既能和解表里,又能疏肝升阳散热。可温和地祛除身体内外之邪。既可用于实症,又可用于虚症。
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它是除湿的,除的是哪里的湿呢,脾胃肺经的,正所谓脾喜燥不喜湿,薏苡仁之除湿,是凉而往下,以利湿的姿态,将湿气从下焦二便引导而出。加之其甘味能补中,凉能清肺热,可令肺之气机宣降畅通,从而补肺清热排脓,甚至除肢体麻木不仁,止泻等。
苍术苦降辛散温通,活跃于脾胃肝经,同样能健脾除湿,但苍术之除湿,是以燥湿的姿态,像烘干机一样将上中下三焦湿邪烘干,令其从肌肤毛孔而出,顺路除掉除留滞经络肢体之风湿,并消痰,行瘀,开郁等。
麦冬甘寒养肺胃,苦能清心,既治心阴不足,又养胃液,益胃生津、开胃进食。
沙参同样甘寒养阴,清养肺胃,能清肺止咳化痰,益胃生津止口渴等。
麦冬与沙参并以微苦,共除湿热,降气平喘通便,外避邪气侵袭,内除体内浊秽。
僵蚕蝉衣大黄姜黄组成之升降散,原方加黄酒,蜂蜜调服,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
僵蚕性味辛咸平,工作于肝肺胃经,能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而散高热。同时祛风止痉。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等。
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工作于肺肝经,能够升清气,祛风而除湿,涤热而解毒。治疗湿浊困阻所致的高热。
姜黄气味辛苦温,归肝脾经,祛邪气伐恶气,行气散郁,从而达到辟疫之目的。
大黄苦寒,工作于胃大肠肝经,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上下通行除秽浊。凡亢盛之阳,可用大黄抑。
由此,僵蚕与蝉蜕共升阳中之清阳,姜黄与大黄共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秽浊之流毒得消。
一个总结:
本方调理脾胃,以黄芪、薏苡仁、苍术、姜黄为能手。
清肺养肺,以柴胡、黄芪、薏苡仁,金银花、麦冬沙参,僵蚕蝉蜕,为高手。
肝畅气机得畅,柴胡、苍术、蝉蜕、姜黄大黄行肝气散郁气,是妙手。
从凉茶之凉来说,本方以固表益气的黄芪,健脾燥湿的苍术,行气散郁的姜黄这三味温热药,与其它多味寒凉药共成一首既养又清,既升又降,畅通气机,药性偏寒的凉茶方。
共同调理脾胃,祛邪辟秽。
当时之报道说:如居家使用,以上药物1付,以水1.5升,煎取1升,3-4人分服,每周2-3次。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xw/4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