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姜黄 > 姜黄入药 > 正文 > 正文

RightNow,请做个真正懂吃的瑜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7 21:59:25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9305.html

我们是依赖食物而存在的,

而瑜伽不光是一个方法的锻炼,

还是一个感受的过程。

那什么是瑜伽的饮食?

今天

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朱燕老师

修习瑜伽15年,练习呼吸控制法12年。于年遇到全球瑜伽大师ShriO.P.Tiwari,从此步入印度传统瑜伽的练习,以口授心传的方式接受瑜伽的正统学习,紧随Tiwari上师多年,同时个人真诚潜心修习,体验瑜伽,阿育吠陀等吠陀科学的真谛,深得大师指引精要。

什么是瑜伽人的饮食?

什么是阿育吠陀五大元素?

阿育吠陀是日常生活的科学,这种知识系统从圣人的实际哲学和宗教启发中演变而来,它深植于天地万物的领悟中。阿育吠陀认为世界的组成是由我们感受到的物质所组成,比如我们在空间中,外在有空间,房子是空间,人体内也有很多空间,比如胃,房子,这是空的概念。

大自然就会刮风,这又是风。身体中有推动血液流动的,促进食物向下去的,都是有风的推动。风一流动,就会产生热性,就有火,就会变成熟食,就会形成消化,人体内也有水和土,血液,腺体,唾液,都是谁,脂肪是土,大自然的元素也会在我们身体内。食物也包含这些元素。通过摄取这些元素,我们就能得到能量的补充。

阿育吠陀共分为五大元素:

以太即空间。

以人体为例的话,口腔、消化道、呼吸道、肺泡、微血管等。

风物质的气态。

无形无色,具行动力和爆发力。风引发动作,例如肌肉的运动、心脏的跳动、肺脏的收缩、胃肠的蠕动、神经传导运动等。

火是一种力量。

有形象却无实质,特征是能将固态转化为液态、气态。火掌控着体内新陈代谢和酵素转化的作用,与消化、思考、视力有关。

水物质的液态。

特征是流动性。体内的水元素有消化液、唾液、各种体液等。

土物质的固态。

特征是稳定性。身体中的固有组织如骨骼、软骨、肌肉、皮肤、指甲、头发皆是。

根据五大元素的比例组合,可以将人的体型主要可分为三种:风型、火型、土型,而食物需与之相呼应。

食物应该是悦性的

阿育吠陀观点中,强调食物给我们呈现的状态,吃完饭后应该呈现平和,充满能量,很快乐的状态。身体应该从食物中汲取温暖。反之欧美,吃饭前先喝一杯冰水,身体全凉掉了,吃完饭却没有温暖的感觉。人是有温度的动物,需要先维持体温,我们吃完食物应该先感到温暖,而不是冰凉或者燥热。有的人吃完食物后会有想吐,难受的感觉。这都不是悦性的,说明食物与身体并不配合。

食物首先应该是悦性的。悦性食物会让你浑身上下都舒服,吃完以后觉得很回味。传统悦性食物,如新鲜蔬菜,谷物、适量的油,适量新鲜的肉类……这时候大家会有疑问,肉类不应该是惰性食物吗?

事实上,悦性食物、激性食物、惰性食物的分类并非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气候、个人身体状况而变的,比如气候寒冷的地方,激性食物有可能就会变为悦性食物,惰性食物就会变为激性食物。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肉类都是惰性的,还是要看怎么吃、在哪里吃。饮食上不能光嘴舒服,胃却疼起来。别太燥热,难受,口渴,也别冻得一大坨。

激性食物指的是下泄的食物,身体马上就有反应。如茶,也会造成心脏的负担过度,心悸,咖啡……惰性食物指的是放了很久的食物。反复热了很多次的食物,如罐头食品等,都是惰性食物;吃了以后消化不了的,比如果冻,胶类等都是惰性的食物。

应该如何自然的饮食?

1)用最佳的方式,把食物发挥到最佳的效果。

A.选用新鲜的食物。新鲜的悦性食物是最具有能量的。

B.加工方式要适当。食物如果长时间反复加工,食物性质必然发生改变,就不适合摄取。

C.固定进食的时间。如果我们进食的时间没有规律性,身体会呈现波动的状态。应该尽量固定时间去摄取新鲜的食物。

D.适量饮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食。比如你本来人高马大,却非要只吃一点,长时间消耗和摄取不成比例,自然对身体产生损耗。

2)自然的烹饪方式

A.最原始的形态

你应该会有这种感受:用柴火做饭特别香,那是因为它把食物最佳的状态激发出来。家里常用的电虽然也是热的形式,但没那么直接,所以没那么香。比如新鲜烤出来的披萨特别香,但冷冻后再加热的加工披萨,就没有那么回味,就不算自然的食物。

B.不吃过度加工的食物

比如小孩们吃的零食,很多加工过程。每个加工工程都有化学方式,全套下来,食物已经不是原有的样子了。特点已经改变了。已经不自然了。

胃的“四分法”是什么?

即1/2固体、1/4液体,1/4空置。具体解释就是如果把我们的胃分成四份的话,那么1/2的体积应该用来放咱们固体的这些食物,然后再分一下就是有1/4放液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要喝水,要喝汤,比如说吃这些流质的这些食物,还有1/4阿育吠陀里要让我们保持一个空置的状态,什么都不放。这跟中医里推崇的“八成饱”殊途同归。

人体的胃里有很多的气,这些气会跟食物在一起帮助消化。如果把胃都撑满了,胃里边存在的气就没处待,要不然就往上走,产生打膈的感觉;或者就往下去,必然会频繁的放屁,这些都是不好的。

所以,食物首先是它的来源,还有我们制作的方式,以及我们吃的方式。所谓自然就是以它最原始,最纯粹的那种状态。有时候我们觉得一样食物过度地加工,好像这个工艺很赞,但实际上它也失去了原有的食物的特点。

而它一旦失去特点就有可能改变其性质。通常我们往往不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ry/477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姜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