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热播剧《鹤唳华亭》讲的是宋朝的故事,文化雅韵至极。北宋年间是中国香道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文士阶层都广泛深度参与,不但日常处处用香,还热衷亲手确定配方,并且亲手调配,代表着精神生活的风雅。以香安自家之份,养君子之德,参鼻观之玄,开自性之智慧。香是文人最好的朋友,它从不会辜负于人。剧中太子给“太子妃”调香这一段看得我很是欣慰,太子调的香叫韩魏公浓梅香,又名返魂梅,成分是“黑角沉半两、丁香一分、郁金半分、腊茶末一钱、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盏,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半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及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使稀稠得宜,收沙瓶器中,窖月余,取烧,久则益佳,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黑角沉”是极品沉香,“腊茶”是一种茶叶,“郁金”是姜黄的块茎,“定粉”是韶粉。香方中的计量单位比如“两”、“钱”、“分”可以定量换算。而“字”、“一米粒”、“一盏”则需要合香之人的经验,“字”是古铜钱上的一个字,一般以唐代“开元通宝”铜钱取量,以填去铜钱的四分之一为度。做好之后,用蜡封好窖藏于地下月余,使得香料间的药性产生醇化和中和作用。等到焚香之时,香品和炭火之间隔一层盘形的云母片或者银叶,不可直接接触炭火,出香舒慢没有烟燥气。《香乘》中记载有黄庭坚对此香的评价,“如嫩寒轻晓行,孤山篱落间”。韩魏公取此香名为“浓梅香”,应该是取“清烈”、“嫩寒”之意境,尽管香方七种材料没有梅花的任何成分,但香品焚烧的时候所散发的香韵却有寒冬梅花独艳的冷香气息。太子要送给阿昔的就是这君子之香。韩魏公名叫韩琦,是三朝宰相,韩魏公品性高洁,正直宽宏之人,他的香中和君子之精神,凌寒独自开,位于逆境,却不屈服,高洁、坚强。太子选此香为定情信物,以花喻人,以香附情,表面是送自己亲手做的手工香,其实是在说“太子妃”像梅花一样纯洁,雪胎梅骨实在是高级。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ry/1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