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姜黄 > 姜黄性味 > 正文 > 正文

省社科联基地实地调研组来我县调研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3/16 18:17:39

月3日下午,省社科联科普处王三炼处长、二级调研员方福明等一行来永嘉对申报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的单位开展实地调研。温州市社科联副主席张京、副秘书刘伟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赴瓯窑小镇、红十三军红色教育基地两个去年命名的市级社科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永嘉非遗文化与社会风情。重点对今年刚申报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的红十三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调研。

王处长指出如何将永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深层次的挖掘文化内涵,做好文化文章、打好文化牌子是永嘉社科基地今后打造的一个重要方向。她希望永嘉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工作要继续保持优势和特色,开展有特色的科普活动,不断提升基地品牌影响力。

我县现有省级社科基地5家,数量位居全市(县市区)之首。

延伸阅读

浙南红军小镇(红十三军教育基地)情况介绍

浙南红军小镇(红十三军教育基地)位于楠溪江上游,岩头镇人民政府西北约6公里处,在一座静谧恬适的村庄五尺村西面。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就设在五尺村的四份祠堂。在党的领导下,这里成了摧不垮炸不烂的战斗堡垒。目前,红十三军军部旧址是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也是温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等。

为充分挖掘永嘉的红色资源,深化党性教红色品牌建设,永嘉县于年启动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建设,结合该镇乡村振兴战略,完善规划了浙南红军小镇项目,有力带动了永嘉“红绿融合”发展。该基地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亿元,集展示教育培训、会议办公、景点观光、住宿饮食等功能于一体,分2期建设,一期工程,投入.7亿元,包括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岩表公路改建、红星社区环境提升等3个项目已于年0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二期“红星闪耀楠溪”项目占地70.88亩,建筑占地.4平方米,建筑面积.56平方米项目包括实景演艺、户外拓展体验、莲花池、南垟战场体验区等内容,二期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投资余万元的“红星闪耀楠溪”大型实景演绎节目于年6月6日签约,并于年内完成开演,目前已完成浙南红军雕塑、红军古道。该基地还具有较好的会议会务接待综合设施,展示厅、会议室、餐饮住宿全方位配套齐全,而且数字化高智能运作,是社科普及活动培训等理想场所。

该基地致力于将永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着力党员干部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并拓展创立了红十三军红色经典培训。培训以“红十三军斗争史和革命精神传承”为主线,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强化情感和价值认同为基础的“认同式”培训理论,突出培训方式创新,采取回顾历史、现场交流、音像教学和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通过开展瞻仰纪念碑、参观纪念馆、聆听革命历史、召开主题会议、重温入党誓词、参加实战体验等系列活动,让党员干部全方位地学习感悟红军精神,增强党性教育的现场体验感,使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全方位构建了“红色记忆”、“红色体验”、“红色论坛”、“绿色体验”四大课程体系。创建了“红色与绿色互动”、“红色与科技相融”、“红色与教育共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印象深刻的党性教育体验和教育培训。

年该社科普及基地积极发挥红色阵地作用,先后承办了全省“传承红军精神奋进全面小康”现场推进会,温州市四套班子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激扬时代精神、展现窗口担当”主题党日活动,温州市教育系统党务(思政)工作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温州市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干部培训班、温州市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四川省红原县“一把手”暨科级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永嘉县年党政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研修班、首届温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班第四次研讨培训和温州市红领巾学院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开展了永嘉县“传承红色基因、激扬时代精神、展现窗口担当”、温州市地市职老干部赴永嘉“走看促”等30余场大中型活动。

该基地现主要现场教学点有:

、红军广场;整个红军广场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地面由青石板铺设,广场上还有红军哨亭,红军作战地图,展示红军英勇作战时的雕塑,入党宣誓碑。

2、红十三军纪念馆;红十三军纪念馆始建于年,新建于年。建筑面积约平方米,除了展厅外,还兼备会议室、多功能厅、红军餐厅和招待所等设施。纪念馆秉承楠溪江民居建筑特点建造,整体建筑房子不高、白墙灰瓦,庭院内引入活水。馆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馆”这十三个鲜红的大字,是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提写。

3、红十三军纪念碑;在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南侧七、八十米的山岗上,雄伟地矗立着红十三军纪念碑。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十三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镌刻在碑体的青石上。

4、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军部旧址原是胡氏四份宗祠。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古祠堂,始建于清雍正六年(年)。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祠堂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合院式木结构建筑。正门上方横匾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祠堂有前厅、后厅、左右两廊,中央天井里有一方形水池,约50平方米,两廊外侧又各有一个长4米、宽7米长的水池。祠堂后面是险要的江山头,层峦重叠,群峰林立,竹木葱茏。

5、红军历史教育馆;由红十三军纪念馆旧馆改建而成的红军历史教育馆,重点展示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斗争,与红十三军纪念馆在功能上实现互补。

该基地现场教学课程拓展有:一是枫林勉园。年5月9日,浙南各县红军游击队攻打永嘉县枫林后,集中在枫林的勉园召开红军战士大会,宣布将浙南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简称红十三军),正式宣布成立红十三军军部,军部设在永嘉县五尺村。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宣布成立旧址(勉园)前,有一个长38米、宽32米的广场。广场的东侧有一座寺院---慧日寺,是当时红军战士的住地。二是红军洞(红军小道)。龙溪会议旧址,位于永嘉县五尺龙溪峡谷景区的山洞中,距离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约5公里,森林植被茂盛,风景秀美,环境幽静。年9月底,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在永嘉县五尺龙溪山洞中主持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称之为“龙溪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雷高升、刘蜚雄、胡协和、胡衍真、戴元谱、金则意、李立敬等9位红十三军的军事干部。三是金贯真故居、烈士墓。金贯真,原名金家济。红十三军的创始人之一,得到过时任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同志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浙江的金龙”。四是李得钊故居、纪念碑。李得钊(—),又名德昭,字伯明,水嘉港头村人、时任中央军委秘书,是红十三军成立过程起过重大作用的促成者。五是谢文锦故居、纪念碑。谢文锦(—),又名文近,字炯霞,浙江永嘉潘坑人。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苏俄学习。年回乡创建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点燃浙南革命圣火。后历任中共上海区委委员、书记,南京地委书记等职。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在南京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六是溪下村金氏宗祠、黄皮寺。年月9日,浙南革命委员会和浙南红军游击队水嘉西内区溪下白龙五石金氏宗祠成立。浙南革命委员会是浙南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金氏宗祠建于98年,坐北朝南,占地平方米呈口字形,可容纳余人。年3月上旬,中央军委派胡公冕到浙南领导武装斗争,集合水嘉、仙居等地农民武装在黄皮寺整编,并成立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黄皮寺始建于北宋年间,现存建筑属晚清,建筑面积4平方米,由金刚殿,大雄宝殿,两厢房36间组成合院。其它拓展项目也将更加丰富具有科普性。

瓯窑小镇情况介绍

《区县新闻丨永嘉瓯窑小镇依托特色文化产业提亮小康成色》

作者:范海国陈胜豪

引入木雕工艺美术园、瓯窑制造业、茶艺产业等多元化产业,实现年产值2亿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产业基础……近年来,永嘉县三江瓯窑小镇依托瓯窑文化复兴,瓯窑社区通过农房流转、停车、保洁等配套服务,村集体收入从年的不到0万元跃升至年的56万元,去年通过流转亩土地打造花海农庄项目,为坦头村增收63万元,助力村民走向幸福小康生活。

集聚瓯文化引来金凤凰

年初,瓯窑小镇借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的东风,仅用46天时间完成拆改9.65万平方米、整治村庄2.平方公里、流转民房20座、打造文创工作室28个,一个集古窑址、展览馆、工作室和0多个文化业态于一体的特色瓯窑小镇初具雏形。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温州浙疆青瓷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章长才是最早进入瓯窑小镇从事瓯窑文化复兴的一批“工匠大师”之一。年,他开始从事瓯窑研究,致力于传承和复兴传统瓯窑烧制技艺,发扬瓯窑陶瓷艺术,年独资创立“浙疆”品牌。从业以来,他通过对瓯窑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在传承瓯窑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瓯窑,开发制作了一系列新产品和衍生品,使瓯窑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重新走进现代人们的生活。

“目前订单以网络为主,去年销售大概几百万左右,主要是一些青瓷爱好者、企业订制等。”浙疆青瓷文化团队工作人员戴先生告诉记者,在从事瓯窑文化复兴的路上,他们开办了瓯窑传统工艺培训班,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瓯窑文化复兴中来,通过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这个行业,并掌握瓯窑烧制技艺,发扬瓯窑陶瓷艺术,带领更多的人在家门口致富奔小康。

在大拆大整过程中,进一步保护、挖掘、复兴瓯窑文化,重新恢复烧制瓯窑技艺。在最繁盛时期日游客量达2万人次,在瓯窑小镇的复兴带动下,年村集体收入达56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元。

瓯越文化极其丰富,但很多文化资源如散落的珍珠,没有得到有效地串联整合。在瓯窑小镇规划时,三江街道就考虑怎么打造一个以瓯窑为核心,集瓯文化创作、展示、参与互动于一体的平台,相继引入瓯绣、瓯塑、瓯酒、瓯茶、木雕等0多个文化业态,让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有一个更好了解瓯越文化的场所。

“种好梧桐树,自引凤凰来。”这几年,小镇实现了人才、资金“双回归”。目前,瓯窑小镇已引进文创大师20名、文化产业项目5个、文创工作室22个,与温州大学、浙江工贸学院等高校进行了校地合作,创成省级非遗主题小镇。政府投入7万元改善环境和建设基础设施,带动民间投资2.5亿元建设文化产业,正在洽谈的两个招商项目计划投资37亿元。

2.0版小镇带动村民致富

年0月份启动,工期2年时间,总投资亿元,包括(瓯窑)遗址公园及瓯窑博物馆,目前前期已进入征地工作,图纸设计已完成。如果说之前是.0版,这次投入打造(瓯窑)遗址公园就是小镇的2.0版。

“瓯窑和宁波的越窑是同级别的,如果要重新复兴起来,一要复兴瓯窑的文化,二要培养更多瓯窑制作人才,要把在龙泉、景德镇的大师吸引回来,在老家把瓯窑发展起来。“遗址公园建好后,游客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的,还要打造一条仿古的柴窑,现场烧制,让游客参与进来,产品也能拿回去,把这个产业真正做起来。

“瓯窑博物馆建好了,边上配套设施都要跟得上,包括民宿、吃喝玩乐,打造独特的小镇月光经济,把年轻人吸引过来消费。”原龙下村村民高兴地说,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以前这里都是废田,现在建起停车场,还有游乐场、广场、长廊,村民收入增加了,感觉越来越幸福了。

三江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瓯窑小镇是永嘉县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接下来要借与瓯海区开展山海协作的契机,打造瓯窑小镇2.0版,推动瓯窑博物馆、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让瓯窑小镇成为一个神形兼备,让人记住乡愁的特色小镇,让盆景成为风景。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无人问津”到“游人如织”,瓯窑小镇正在不断升级提档,未来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永嘉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增收致富,走上小康路。

-END-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xw/620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姜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