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姜黄 > 姜黄禁忌 > 正文 > 正文

支原体肺炎,甲流横行期间,分享一个经典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4 11:38:36

为什么今年流感肺炎格外的厉害?

今年冬天随着支原体肺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全国多地儿科就诊增加,成年人感冒发烧的症状也更加频繁,之所以感觉今年来势汹汹与三年新冠疫情有很大的关联,疫情导致更多易感人群的积累,大家普遍身体素质降低,抵抗力下降。

再加上人们看病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导致病毒生命力增强,耐药性变强,免疫系统大幅度下降,感染人数自然就变多了。

就拿发烧来说,很多人一有症状就吃各种退烧药。事实上呢,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病根还在,这种情况只是把症状给遮住了,不仅没用,还可能干扰身体的正常运转,影响疾病的正常康复。

上个月接诊了一个年轻人,主诉高热,干咳,口干头痛,持续一周,开始发烧咳嗽,在家自己吃点退烧药,第二天减轻,没两天突然加重,高烧不退,医院诊断:支原体肺炎+甲流。进行输液和口服药治疗,一周过去疗效不佳。

来门诊的时候已经是半月之后,刻诊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嗜睡,浑身无力,舌质红,脉沉,脉燥。辩证为气机郁滞,郁热内伏。

辨证后处方

蝉蜕、白僵蚕、姜黄、大黄仅四味中药组成。

分病之轻重,2-4次,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见效停药。

其实我的用药思路很简单,用的是《伤寒温疫条辨》中的“升降散”

白僵蚕、蝉蜕--祛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

大黄、姜黄--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

为什么要用这个方子呢?

《伤寒温疫条辨》中认为瘟疫不属于寒,也不属于温热,这种杂气,不入肺,不入膜原,而是入三焦。三焦,是人体元气通行的道路。

邪气进入三焦就会伏藏起来,然后化火,称作“郁火”,郁火一旦爆发,就会形成燎原之势,顺着三焦上下行走,造成浑身大热、高烧,甚至口鼻出血、便秘、烦躁、神昏谵语等症状。

郁热内伏之状态,就像柴火灶烧火一样半天不燃。柴火送进灶台,看着有火星,浓烟滚滚,就是不见火苗。

这时候的处理方式,常常是用烧火棍将柴火扒拉出一个空隙,让外面的空气透进去,火便慢慢燃起来了。

身体郁热内伏的处理方式,和这个灶堂烧火有类似之处,将清爽的气机送进表里三焦,升清阳降浊阴,宣散掉其内郁结的热气,有助于化掉痰滞气结瘀血,除百病。

蝉蜕和僵蚕轻清,擅长上行。姜黄和大黄重浊,负责下行。

这样,2药能升,2药能降,就可以畅通三焦,防止火邪郁积。要知道,火一旦郁积起来,就是高热。

蝉蜕和僵蚕都是清凉的,大黄也是苦寒的,寒凉的药物,都有清热的作用。

为啥蝉蜕是清凉的呢?我们知道,蝉蜕就是蝉的幼虫退下来的外壳,蝉生活在地下,大地属阴,另外蝉吸风饮露,以植物汁液为食,也是凉性的,所以蝉蜕性凉。可以像凉风一样,把体内郁热散出去。

而僵蚕,就是受菌感染后死掉的蚕。蚕活着时,吃的是桑叶,而且蚕有大便而无小便,就算蚕的大便,也都是很洁净的。所以,古人认为蚕禀清阳之气,可以驱逐体内浊气。

而大黄,是苦寒的,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热泻火,可以消除体内高热。

而姜黄,有很好的行气作用,可以让郁结的火气给透发出去。这样,火气不郁,火热就会消散。

升降散做为治疗温、郁热的总方,用药严谨而精,宣郁清热的功效极强,退烧效果显著。适用于气机郁滞、郁热内伏之症,凡是以热为主,兼挟风、湿、痰、淤致病因素,具有阳、热、实的性质,均可辨证使用升降散。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jj/11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姜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