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年临床执业医师笔试考前冲刺在即,西安医考为大家总结整理了上百个考点一句话速记,本次整理主要涉及泌尿、运动及血液系统科目:
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首选的是DA方案。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首选的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首选的是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首选鞘内注射甲氨碟呤(MTX)。
5、Chance骨折:椎体水平状撕脱骨折。
6、最容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最容易侵犯睾丸的白血病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最容易浸润齿龈和皮肤的白血病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9、Auer小体可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M3最多。
10、急性失血Hb<70g/L:应考虑输注悬浮红细胞。
11、易并发DIC而出现全身广泛出血的白血病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12、诊断霍奇金淋巴瘤的必要条件:R-S细胞。
13、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14、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本-周蛋白形成管型损伤肾小管;高血钙;高尿酸血症等。
15、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首选的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
16、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血小板相关补体多数阳性。
1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中:细菌感染最常见。
18、需要治疗的无症状性细菌尿:妊娠期无症状性细菌尿;学龄前儿童;曾出现有症状感染者。
19、慢性前列腺炎:尿道口“滴白”。
20、泌尿系统结核影像学首选检查:静脉尿路造影(IVU)。
21、尿路结石的典型表现是:疼痛和血尿。
22、尿路结石首选的检查是:B超。
23、尿路结石小于0.6cm应先首选采用:保守疗法。
24、尿路结石0.6~2.0cm的上尿路结石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
25、双侧肾结石的治疗:双侧肾结石时,先处理容易取出且安全的一侧。
26、双侧输尿管结石时,一般先处理梗阻严重侧。
27、一侧肾结石,另一侧输尿管结石时,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28、膀胱结石=膀胱刺激征+排尿突然中断。
29、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在我国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癌。
30、泌尿系统肿瘤初期临床表现的特点是:无痛+全程肉眼血尿。
31、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
32、肾癌的三大典型表现:血尿、疼痛和肿块。
33、肾癌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
34、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是:腹部CT。
35、根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肾+脂肪囊+肾周筋膜+淋巴结。
36、肾盂癌病理类型:源于移行上皮细胞乳头状肿瘤。
37、肾盂癌的早期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38、肾盂癌的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
39、手术切除是治疗肾盂癌最有效的方法。切除的范围:患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
40、膀胱肿瘤:原位癌(Tis);乳头状无浸润Ta;黏膜固有层以内T1;浸润浅肌层T2;浸润深肌层或浸润膀胱周围脂肪组织T3;浸润邻近器官T4。
41、膀胱肿瘤分布:肿瘤分布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
42、前列腺癌:直肠指检、经直肠B超检查和血清前列腺,异性抗原测定(PSA)。
43、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最多见。
44、前列腺增生:移行带(前列腺癌:外周带)。
45、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的最重要的症状。
46、前列腺癌首选的最基本的检查是:直肠指检。
47、前列腺癌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经直肠B超。
48、前列腺癌的确诊: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
49、治疗前列腺肥大的药物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作用机制:松弛前列腺内平滑肌)。
50、治疗前列腺肥大的药物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作用机制:抑制睾酮变为双氢睾酮)。
51、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52、急性尿潴留最常见的原因是前列腺增生。
53、导尿术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常用的方法。
54、肾损伤首选的检查是:肾B超。
55、骑跨伤损伤前尿道,最常见的部位是尿道球部。
56、骨盆骨折是造成后尿道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57、隐睾患儿>1岁:可短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无效用睾丸下降固定术。
58、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位时阴囊肿大,卧位时积液流入腹腔,肿块缩小或消失,睾丸可扪及。
59、精索静脉曲张好发于左侧。
60、成人尿量每天少于ml为少尿。
61、成人尿量每天少于ml为无尿。
62、高血钾是急性肾衰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63、肾衰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是:低钠、低钙及高钾、高磷、高镁。
64、血肌酐超过μmol/L需要血液透析。
65、血钾超过6.5mmol/L需要血液透析。
66、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原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67、慢性肾脏病(CKD)指:肾损害或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以上。
68、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经常是在消化系统。
69、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
70、稳定性骨折:嵌插骨折和横形骨折。
71、骨折后的全身表现是休克和发热。
72、最容易发生休克的骨折是:骨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
73、骨折后出现发热多为低热(<38℃)。
74、骨折的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75、骨折和脱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X线。
76、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症首选的检查是:CT。
77、早期的股骨头坏死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MRI。
78、转移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核素骨扫描。
79、骨折的早期并发症: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和骨筋膜室综合征。
80、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见的部位是:前臂掌侧和小腿。
8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早期切开减压。
82、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危险的并发症:缺血性肌挛缩。
83、骨折晚期并发症之一损伤性骨化最常见的部位是:肘关节。
84、骨折晚期并发症之一创伤性关节炎最常见的部位是:胫骨平台骨折。
85、胫骨下1/3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86、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四大原则:抗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87、骨折的治疗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康复训练)。
88、解剖复位较功能复位的优势是:完全复位。
89、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旋转、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下肢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必须完全矫正;长骨干横形骨折,对位应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对位达3/4。
90、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炎症机化:一般在伤后6~8小时;原始骨痂形成期:成人一般3~6个月;骨痂改造塑型期:1~2年。
91、锁骨骨折的治疗是:三角巾悬吊。
92、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
93、肱骨外科颈骨折后的首选的治疗是:三角巾悬吊患肢。
94、肱骨干骨折最容易合并神经损伤是:桡神经。
95、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移位: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
96、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并发的神经损伤: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
97、Colles骨折:“银叉”、“枪刺样”畸形。
98、Smith骨折: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
99、孟氏(Montegia)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
、盖氏(Glazziz)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以上就是“泌尿、运动及血液系统个知识点”的所有内容了,更多的考试信息、报名资格、考试资料、报考资讯请持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nghuanga.com/jhcd/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