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篇
◎姜黄乃肩背痹痛之引药
小指月说,爷爷,郁金、姜黄它们本是同根生啊。
爷爷说,还有莪术,也是它们队伍里的一员。郁金是药用根块,它苦寒能破血行瘀,下气解郁。而姜黄却是根茎,它辛温而不寒,能行散瘀血,止肩周痹痛。
有个产后肩臂疼痛的病人,医生给她用了桂枝汤,效果不理想。爷爷就在原方基础上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姜黄、海桐皮入肩臂,祛风止痛,这样再次服用,痹痛就消失了。
老中医不是说,经方以不加减为贵吗?爷爷说,没有执死方而治活病。知道理法,加减也对;不知道理法,守方也错。
小指月点点头,原来爷爷抓住产后气血两虚,加上风邪痹阳肩痹,加黄芪、当归强壮气血,以扶其正,用姜黄引药达肩臂,配合海桐皮祛风湿以去其邪。
这样正气复,邪气退,是以痹痛除。
爷爷说,姜黄乃肩臂痛不离之引药,汤方中有它,就有了方向。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姜黄、海桐皮乃肩痹痛对药。严用和《济生方》的蠲痹汤及孙一奎的姜黄散都能治肩臂背痛,但严氏蠲痹汤中有黄芪、当归益气养血,孙氏姜黄散中有白术、甘草补脾扶正,皆是宣痹不忘扶正之意。张仲景有虚劳血痹之论,虚劳者多容易血脉痹阻,如产后易得风湿痹证。而血脉痹阻者,又往往夹杂虚劳,所以老人气血亏虛者,痹痛容易反复发作。治痹之时,用祛风湿之品,就必须配合益气养血药,一防气血耗伤,二能扶正以托邪外出。
????????姜黄拾珍
暂无
别名:宝鼎香、黄姜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脾;肝经
功效与作用: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主血瘀气滞诸证;胞腹胁痛;妇女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使用禁忌:血虚无气滞血瘀及孕妇慎服。往期内容:→点击小郎中学医记’第一部小郎中学医记(第一章)1.麻黄篇小郎中学医记(第二章)2.桂枝篇小郎中学医记(第一章)3.紫苏篇小郎中学医记(第一章)4.生姜篇附:点击图标查看
董氏奇穴达摩正骨伤寒论皇帝内经中医视频小郎中学医记喜马拉雅系统解剖学点『阅读原文』进入中医搜索
点下方‘再看’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